
- 专家:博古0928
-
"尹创业,广东东莞人仕,生于1981年9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政法系。系广东省东莞市收藏家协会理事、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东莞市某拍卖行艺术顾问;中华古玩网瓷器版块版主。其自小就喜欢历史,从而给历史感染到爱上古玩,犹喜欢爱明清瓷器,并与各级鉴定专家多次接触交流;入行已有十余年,对鉴别真伪、判断年代、价值评估有一定的把握,也积累了不少的藏品鉴定、藏友会组织、藏品征集等经验,具有鉴定明清瓷器和部分高古瓷的能力,并常年参与当地协会举办的鉴赏活动,免费为市民鉴定、鉴评,得到业界人士的普遍认可。 对于收藏,他一直认为:“收藏是一种缘份也是一种心情,收藏开心就好,不能太执著,更不能让收藏成为一种负担,收的就是一种缘份一种心情;过我眼者为我所藏,收藏不一定是一种占有,从收藏中领悟千年文化的蕴藏,领悟炎黄子孙继承的国粹,领悟先人的智慧;收藏切忌听故事,眼见为实。”"
- [查看详细]

- 专家:临安知府
-
"李涛,前云南省收藏协会陶瓷委员,先后加入中国收藏家协会、浙江青瓷研究协会,于2005年投师浙江学习青瓷鉴定与研究,2007年开始从事独立从事收藏活动,2010开始学习中国古代绘画鉴赏。1982年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虽然外祖为当地士族文人世家,但后遭社会变故荡然无存,可能受先人之故本人从小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热衷于学习和研究古代艺术品,在学习浙江产青瓷的鉴赏的同时也特别关注于同时期的周边国家青瓷艺术品,所以网友称呼我为“青瓷”。在2008-2010年期间曾担任云南省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后因为不满一些不良现象而退出。 他非常喜欢也忠于的一句出自《中庸》的话“尽人之性,以正人德;正物之性,以尽物德”,在鉴定器物之前, 人应先鉴自己再如实的鉴定器物,所谓“正身之德、正物之德”为之“正德”。"
- [查看详细]

- 专家:那王爷
-
李有臣,回族,1950年 9 月出生于北京宣武区南城著名的牛街,从小耳儒目染中国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1968年,作为中学班干部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即民族英雄噶达梅林的故乡插队落户。在十多年的知青生涯里,受到回、蒙、满、汉多种文化的熏陶,铸就其豪爽不羁、乐善好施的性格,不但兴趣广泛,而且广交朋友,与草原上的人们结下深厚的友情。 1979年,在知青返城大潮中,李有臣携妻带子重归故里。当时上有年迈父母,下有三个幼子,作为弟妹五人中的长兄,为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度过了一段艰难辛苦的岁月。在担任采购业务员的同时,他依靠自学掌握的电子技术给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或攒电视或维修电器,并且孜孜不倦地攻读电大课程,取得电子专科毕业证书。 文革浩劫期间,他曾经目睹了大量文物古迹被破坏,作为青年学生,很是痛心。从草原回到北京后,他才有条件开始学习文物古董方面的知识,来弥补当年的遗憾。他博览群书,广泛实践,苦心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达到痴迷的程度。为寻觅古瓷标本,他跑遍京城的建筑工地、渣土消纳场所,与拾荒者一起扒土堆、翻档次低的东西,甚至曾经在掘土机的轰鸣声中,于工地的土坑旁守候长达半月有余。后来因工伤回家病休,更是将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收集古瓷标本。 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的深入,李有臣收集的古瓷片有了质的飞跃,都是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官窑和民窑精品瓷器的遗存。由于一般窑口遗址地的瓷片都是残品或次品,相比之下,在北京地区采集到的瓷片较少受到土壤中酸的侵蚀,品相保存良好,而且较容易得到官窑所产的御用珍品的样片。为使古瓷标本系列化和规模化,达到较高的参考价值,他去粗留精,只保留官窑、名窑的瓷片。 20余年来,李有臣收藏的古瓷标本多达数万枚。他将这些瓷片,按年代和窑口分门别类归纳成系,真正实现了系列化和规模化。取出其中的任何一枚,都是瓷片中的精品,是古瓷片爱好者孜孜以求的。有些珍品瓷片,连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都称罕见。 在研究古瓷标本的基础上,他还逐渐开始收集古瓷整器。凭着多年努力,在全国各地收藏到了一些国宝级重器。随着他在北京收藏界知名度的提高,北京陶瓷培训班聘其任教,先后辅导中外学生达数十人。 在北京报国寺的中国古陶瓷馆,李有臣开设的主营古瓷的店铺《天一藏》。藏龙收藏网北京站、已经成为北京地区的瓷器爱好者聚集交流的场所。 作为在北京古陶瓷收藏界声誉卓著的行家,李有臣先生曾多次应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的邀请出任佳宾并为藏友开办讲座。在李有臣的影响和指导下,他的儿子几年前也步入古瓷器收藏行业,进步迅速,成绩不俗,如今已颇有建树,在圈内也是小有名气。
- [查看详细]

- 专家:轻舟.
-
"周清,生于1972年四川安岳县。祖父一代就是当地知名收藏大家。由于文革的动荡,祖父旧藏几经流失。到父亲手上,就所剩一点普通钱币,瓷器。自幼受到家族的收藏熏陶。从小就喜欢玩耍钱币。8岁起,就开始收集邮票,钱币,杂项。10多岁在当地收藏圈子里就有一定名气。他对收藏从没有间断。自己经常下乡去一线找寻藏品。长期的坚持。让自己从实战中锻炼出了一双慧眼,逛古玩市场和古玩店铺。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真品、仿品。在一次和自己父亲谈话中,知道自己的祖父当初收藏的品类里,最喜爱的是老玉器收集,只可惜没有为后辈留下一件自藏玉器。他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专项研究和收集老玉器,以明清和田、翡翠为主要系列的收集。 经过坚持不懈的跑农村、跑市场,结识全国各地很多知名玉友,过手和收集的明清玉器数以万计。在实践、实战中总结出过硬、实际的专业水平。在收藏报刊发表不少文章,受到行内高度的评价。在全国多家专业网站担任玉器鉴定专家和论坛管理。"
- [查看详细]

- 专家:悟瑄
-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来文物鉴定一直传承着“目鉴”的传统,因为这是任何形式的高级仪器所不能甄别出来的,瓷器是水、火、土的艺术,是民族的瑰宝,在这个大门类中明清瓷器收藏更是世人所喜爱,目前全民收藏热情高涨,电视鉴宝节目收视屡创新高,市面上一些“新仿”、“老仿”、“高仿”的明清瓷器掺杂在其中,使得初入此道的收藏爱好者有如“雾里看花”,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更有甚者翻过几本简单的收藏类书籍便感觉可以“指点江山”认知程度仅局限“辩其型”、“识其款”的肤浅层面上,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中华古玩网是一个非常专业收藏网站,根据不同收藏门类有着一整套完善的体系,特别是在明清瓷器版块上,汇集了全国各省市民间的顶级行家里手,担当斑竹为藏友们免费鉴定藏品,答疑解惑,把同道者引导到正确的收藏道路上,使其不至于“走偏路”,定期举行价优物美的网络拍卖,使收藏爱好者得其实惠,购买到心仪的藏品。 承蒙大家抬爱,让本人担任明清瓷斑竹一角色,本人才疏学浅,仅限于喜好明清瓷器,看东西还算认真仔细,勤奋喜专、愿与各位良师益友斑竹朋友并肩为中华古玩网的事业添砖加瓦,帮助审核专拍拍品,绝对不以个人利益为重、每月按时征集一些精品瓷器奉献专拍,“业精于勤而荒废于嬉”一点浅知、拙见、更难周全,不足之处还望前辈们不吝赐教,本人愿以点滴心得为古玩网与同道者尽绵薄之力。
- [查看详细]

- 专家:快乐零
-
"葛黎炯,1973年出生于上海,1993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自小喜爱收藏,一次偶然的机会在2006年初涉入收藏界。其在收藏方面可以说有极强的天赋,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从一个初级收藏者成长为国内一家知名收藏网站的瓷器版版主,并在上海云洲古玩城内开设了第一家古玩店铺。如今,他已成为中华古玩网,华夏收藏网两大收藏网站的特邀鉴定专家,在上海北京拥有两家古玩店铺,上海工商联收藏家俱乐部专栏作者,并在多家报刊和网站上发表了专题论文,通过了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传媒经纪人(古玩艺术品类)专业考试。 葛黎炯在古玩鉴定方面具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和眼光,“集百家之长,多比较,多思考,从多方面来理解和鉴定古玩艺术品”是其学习的根本理念,这点从其发表的如《小议透光法鉴定法和使用痕迹鉴定法》、《浅谈官窑:试着用分析来揭开官窑神秘的面纱》、《个人心中的另一个“收藏潜力股”——残器也可藏》等专栏文章上可以看出,“不管从事任何行业,做人是最主要的,信誉和良心始终必须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宗旨从其古玩店的名字“真良阁”上就能完完全全的体现出来。 上海市工商联收藏家俱乐部会员,特邀专栏撰稿者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传媒经纪人(古玩艺术品类) 中华古玩网,华夏收藏网鉴定专家,瓷器版版主 《藏海拾珍—上海民间私人收藏》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微博: http://weibo.com/u/2553135872 QQ:93122091
-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