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石 | |
用户等级: | 北宋 仁宗 |
博客积分: | 5 |
博客访问: | 28145 |
两家三代人捍护的汉画像石(2011/6/4 21:49:10) |
标签:lushibowen |
两家三代人捍护的汉画像石 鲁石 最近,在济南古玩市场上,出现了一张未曾面丗的汉画像石拓片(长69厘米、宽42厘米)。画面完整、清析,有三个故事组成:一是孔子收徒,在图案的上半部。中间画一案几,几下有二人匍匐在地拜见孔子,孔子身后有牓题“孔子”二字。左边三人,右边两人,有牓无题。在屋顶左上方,有一猴在嬉戏。二是柳下惠行义,在画案的右下面,也就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图中刻一颗大树,在树下一男一女,男子将女子正在往怀里抱,空处有一牓题:“柳惠”。此女子就是因无宿处而冻昏的“不逮门之女”,树旁有一只大熊正… |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阅读(1030)|评论(0)|收藏(0) |
两家三代人捍护的汉画像石(2011/6/2 9:06:47) |
标签:lushi |
两家三代人捍护的汉画像石 鲁石 最近,在济南古玩市场上,出现了一张未曾面丗的汉画像石拓片(长69厘米、宽42厘米)。画面完整、清析,有三个故事组成:一是孔子收徒,在图案的上半部。中间画一案几,几下有二人匍匐在地拜见孔子,孔子身后有牓题“孔子”二字。左边三人,右边两人,有牓无题。在屋顶左上方,有一猴在嬉戏。二是柳下惠行义,在画案的右下面,也就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图中刻一颗大树,在树下一男一女,男子将女子正在往怀里抱,空处有一牓题:“柳惠”。此女子就是因无宿处而冻昏的“不逮门之女”,树旁有… |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阅读(772)|评论(3)|收藏(0) |
孝堂山石祠堂——是何人的祭祠(2011/5/8 20:56:53) |
标签: |
孝堂山石祠堂——是何人的祭祠 ——从收藏画像拓片所想到的 鲁石 石祠堂——是我国汉代以来在地面上建造的祭祀亡灵的小石屋,是用石材搭成的,在石面上刻上画像和文字及符号,用以悼念死者或宣扬某种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趋向等,也是一种葬礼的形式。在当时也称作“孝堂”或“食堂”或曰“庙堂”,置于墓前,用以祭祀、供奉死者,也供人观瞻。这些祠堂因历史久远,大都倒塌。现在见到的多是刻有画像的石块。 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石祠是我国现在唯一完整存在的汉代一座石祠。孝堂山石祠位于长清县孝里铺镇附近,为单檐宣山顶两开间的石房屋… |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阅读(3542)|评论(0)|收藏(0) |
民国鲁之灵光—丁佛言书法盈联(2011/5/8 20:48:56) |
标签: |
民国鲁之灵光—丁佛言书法盈联 鲁石 我在藏友处,偶遇两幅丁佛言先哲的书法对联,一篆一草,都是民国装裱,品相尚好,如图一、二。两幅对联书法字体老辣,古健奇崛,雄肆飞动的艺术风格让人折服称奇。 丁佛言自幼聪明,六岁执笔写字,八岁能做诗文,书法造诣颇深,正、草、隶、篆四体皆 工,忧以钟鼎文见长,在篆刻古文字研究、诗文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书法初学正楷,由欧阳询如手,后习颜真卿;行书习 临王苏东坡、黄庭坚;行草书临王羲之、怀素;金文专功三代钟鼎彝器,尤致力于石鼓文。他收藏大量碑贴,仅精拓先秦文字即达六… |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阅读(1689)|评论(0)|收藏(0) |
张老先生的大龙邮票(2011/1/15 20:42:14) |
标签: |
张先生珍藏的大龙邮票 鲁石 张振珊老先生,八十多岁,是我国知名的集邮收藏家,中华全国集邮鉴定委员会重要成员。他收藏的清末三枚大龙邮票(如图一,二,三),在山东省历次邮展中,多次受到关注,引起众多集邮爱好者的追逐。 大龙邮票,于1878年8月15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龙。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 |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阅读(1116)|评论(0)|收藏(0) |